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批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2024-07-22 15:23: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7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批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土地管理局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批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土地管理局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国发〔1989〕49号),加强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审批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须按出让计划进行。
出让计划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拟订,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预报制度。出让方案初步确定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须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预先报告。
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出让地块的位置、面积、利用现状、出让年限、规划用途、出让方式、地价评估、效益测算及方案实施进展情况等。
第四条 除旧城改造和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以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用地指标,应纳入国家下达的地方年度建设用地计划。需增加用地计划指标的,按《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权限,按照《国务院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报批,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出让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出让地块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条件、《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二)按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经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
(三)经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正式签订《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七条 报批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需送下列附件:
(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呈报表》;
(二)出让地块的地理位置图和规划设计;
(三)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或有关协议;
(四)土地使用条件;
(五)《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草案)》;
(六)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文件或意见;
(七)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用协议方式和用于吸收外商投资进行成片土地综合开发经营的,还需附经批准的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企业批准证书副本。
第八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未按规定提出报告,或报送材料不全的,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可通知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原件退回。
第九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批准出让后,市、县土地管理部门须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填报《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备案表》,同时向批准出让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增报正式签订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副本和出让地块登记卡复印件。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无权批准或者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4月29日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招生、分配、社会实践教学等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招生、分配、社会实践教学等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一九九一年一月三十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组织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共青团中央直属、面向全国招生、分配、培养团的专职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年一度的本科生招生、分配、社会实践教学等工作已成为团的组织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将《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分配工作暂行规定》、《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招生工作暂行规定》、《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教学暂行规定》印发你们,请照此执行,并注意在工作中逐步理顺渠道,形成规范,保证这方面工作顺利完成。

 

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本科生招生工作暂行规定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是团中央所属的专门培养共青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招生工作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招生工作实行主要由国家统一编制下达招生计划,中青院根据招生计划和高考情况择优录取的制度。招生工作中坚持入线受档,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第一志愿报考优先的的原则,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志于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学生录取到学校中来。

  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每年1月,依照国家教委核准的招生计划,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团中央组织部)的原则要求,在征求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的意见后,编制出分省、区、市、分专业的招生来源计划,报团中央组织部审批后,上报国家教委。同时发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2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会议,团中央组织部将与各省、区、市招办进一步就中青院招生来源计划进行协商和调整,取得一致意见并签定协议后,于3月初将招生计划报国家教委。同时通报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3月,国家教委正式下达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招生来源计划。团中央组织部于3月底前将国家教委正式核准的招生计划,寄送各省、区、市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中青院的招生计划后,应及时与本省(区、市)招办取得联系,了解本省(区、市)年当招生工作的有关要求,争取支持,同时要根据中青院的不同招生对象,分别做好保送生、在职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等招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青院于6月份以后,陆续派专人分别到各省、区、市招生,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协助中青院做好招生工作。8月,招生录取工作结束。

  三、保送生的招生

  保送生应是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一贯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并是受到过省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热爱青少年工作,志愿报名。

  保送生人选由各省、区、市招办于当年二月确定的实行保送的中学,依照学生自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推荐,并填写有关材料,由校长签名后确定。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中青院在3月正式下达的招收保送生计划后,应及时与本省(区、市)招办取得联系,将中青院保送生计划列入本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并通过团的系统向已确定实行保送的中学通报中青院的招生信息,介绍中青院的情况。

  保送中学推荐保送生的工作4月结束。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要及时与本省(区、市)招办和保送中学取得联系,直接参与保送生的预选、面试、审核工作,并于5月将保送生审核情况报中青院审定。

  6月,中青院将审定后的保送生名单下达,同时报团中央组织部备案。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名单后,代表中青院,在省、区、市招办的指导下进行录取工作。

  四、在职团干部的招生

  凡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年龄在二十五周岁以下,受到过县级以上团委表彰,有志于从事青少年工作的优秀在职团干部,经所在单位和团地市委推荐,团省(区、市)委审批同意后,可以报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中青院3月下达的招生计划后,应尽快与本省(区、市)招办联系,(并按1:5的比例,将名额下达给各团地市委。各团地市委上报推荐名单后,由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进行审核,于5月底前,将名单报送中青院,同时报本省(区、市)招办,并商定参加统一高考事宜。

  7月,中青院派人分赴各省、区、市招生,在此之前,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同本省(区、市)招办将在职团干部高考档案全部单独集中,并协助中青院招生人员,按照国家教委同意的"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办法,由高到低录取。

  五、第二学士学位生的招生

凡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在共青团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年龄在32周岁以下、高校以外的在职团干部(包括团校教师,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经所在单位推荐,并填写有关材料,均可报考中青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

  中青院第二学士学位班生源计划不下达到各省、区、市,由中青院根据各省、区、市考生报考情况和考试情况确定招生名额。但考生需向所在省(区、市)招办报名,经审批同意后才能参加考试。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于1月15日报考第二学士学位的报告工作结束后,及时与省、区、市招办联系,掌握本省、区、市团干部报考名单,并及时将报名情况通报中青院招办。鉴于中青院第二学士学位班将重点招收团校青工理论教师,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还应确定团校教师报考名单,于1月20日前寄到中青院招办。

  4月,第二学士学位生考试结束。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及时与本省(区、市)招办联系,了解考生的考试情况,并提示本省(区、市)招办,尽快将考生的试卷寄送中青院招办,由中青院负责试卷的阅卷工作。5月,国家教委召开录取工作会,确定录取分数和录取名单。6月,中青院将录取名单向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通报,并直接将录取通知书寄给被录取考生本人。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协助中青院做好录取工作。

 

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本科毕业生分配工作暂行规定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是团中央所属的专门培养共青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分配纳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在共青团组织系统内分配,即实行主要由国家负责,中青院和其上级主管部门(团中央组织部)按计划在共青团系统内统一组织分配的制度。分配中坚持贯彻统筹安排,择优分配,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方针,把毕业生分配到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

  二、团中央组织部于毕业生毕业前一年的11月向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下达并向各省、区、市主管毕业生分配部门抄送中青院毕业生分配建议计划,包括:毕业生生源数、计划分配数,改派数,毕业生情况调查表和优秀毕业生情况介绍等。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分配建议计划后,应及时与本省、区、市主管毕业生分配的部门取得联系,将中青院毕业生列入本省、区、市接收分配计划。同时与各团地(市)委和其同级主管调配部门协商了解团干部需求情况,落实毕业生接收单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团省、区、市委的接收分配计划(落实到具体接收单位),报送本省、区、市主管毕业生分配的有关部门和团中央组织部。

  三、团中央组织部在毕业生毕业当年一月,召开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会议,进一步落实各省、区、市的毕业生接收分配计划。

  当年二、三月份,团中央组织部在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会上,将各团省、区、市委上报的毕业生接收分配计划,逐一与各省、区、市主管毕业生分配的部门落实并签定协议。之后,将情况反馈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当年三至五月,中青院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会上的协商意见,逐一与各省、区、市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和团委组织部进一步落实,同时就个别情况如支边子女改派等,进行协商微调,形成最终的毕业生派遣计划,报团中央组织部审批,由团中央组织部报国家教委,于六月份正式下达,正式下达后的派遣计划不再变动。

  四、根据团中央组织部审批的派遣计划,中青院于当年七月直接将毕业生派遣到接收单位。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要依照派遣计划,协调督促有关团委落实好毕业生接收工作。派遣计划执行过程中,任何一级接收单位都不能单方面违约,拒收毕业生。

  五、毕业生分配工作结束后,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要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报团中央组织部。

  六、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有关政策。

  1.优秀毕业生的分配。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择优分配的原则,中青院确定部分优秀毕业生,向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推荐。优秀毕业生分配一般不受来源地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在全省(区、市)范围内分配。

  2.留京毕业生的分配。中青院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在京用人单位的需求条件,列出留京毕业生意向姓名单,在征得毕业生所在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报团中央组织部批准,列入正式留京分配计划。

  3.支边子女毕业生的分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毕业生的父母系内地支边三十年以上(需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支边证书和其父母支边前所在地派出所的户藉证明及现支边单位证明)确有实际困难要安排在内地工作的,经中青院征得毕业生来源省、区计划调配部门同意,可列入改派计划,由边疆地区改派到其父母原籍所在地或支边前工作单位所在地。改派毕业生由中青院和有关省、区、市团委组织按照政策,与省、区、市有关分配部门协商解决。

  4.有恋爱关系毕业生的分配。因恋爱关系要求改派的,原则上不予考虑。特殊情况,经中青院上报团中央组织部同意后,由学院按照国家教委"就低不就高,就远不就近"的原则,向有关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推荐,如能够接收,就列入改派计划如不能接收,仍回来源省分配。

  5.结业生的分配。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凡属结业生中青院只负责向来源省、区、市推荐一次。如愈期无法接收,由学院将结业生的户口、粮油关系和档案等寄回其家庭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另行安排工作。

  凡已纳入分配计划而拒不服从分配或不按规定时间到用人单位报到的毕业生,取消其分配资格;并须交纳全部培养费和在校期间享受的助、奖学金、其户口、粮油关系和档案一律转至家庭所在地。

 

关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
社会实践教学暂行规定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毕业生适应团的工作需要,为全团输送合格的团干部,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中青院的教学计划,社会实践教学安排在每届学生第三学年的6月至7月。社会实践教学主要由中青院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在学生所在省、区、市团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实施。

  二、每年4月,中青院研究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计划,报团中央组织部审批后,下达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社会实践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计划安排、实习学生名单、指导教师的条件及职责,学生实习纪律、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等。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接到中青院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后,应及时与所属团地市委或有关团委联系,选定一部分团的工作基础较好的基层团委,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点(落实到每个学生)。同时,挑选思想作风好,工作能力强,有较丰富团的基层工作经验的团的领导机关的干部,或指定学生实习单位的团委书记担任学生的兼职指导教师。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于5月25日前,将社会实践教学的落实情况包括:兼职指导教师简况、实习单位概况和实习安排回执等,通报中青院教务处。

  三、6月,中青院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前的动员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文件,公布学生的实习单位,并根据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将实习学生派往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在学生报到后,应及时安排学生与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团委的同志见面,指导学生制定出个人的实习计划,并在可行的基础上,给学生在实习单位内安排适当的临时性团内职务,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在社会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中青院一方面要派出教师到部分实习点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开办的《社会实践教学简报》,不定期的通报各地的实习情况。

  四、7月,社会实践教学进入总结收尾。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应责成兼职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团委,对学生实习中的实践态度、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诸方面的情况写出评语,依据评定标准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对学生做出评定,并将情况按要求及时反馈给中青院。

  中青院在各地总结的基础上,对学院社会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9月15日前报团中央组织部,同时报各团省、区、市委组织部。

 


关于印发阜阳市采煤沉陷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阜阳市采煤沉陷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颍上县、颍东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阜阳市采煤沉陷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5月17日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阜阳市采煤沉陷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保障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健康推进,依据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综合治理项目的资金,包括由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用于沉陷区治理的“以奖代补”资金、采煤企业因采煤沉陷和综合治理支付的补偿费用以及其他资金等。

第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村庄搬迁安置工作,按照建设工程管理要求落实监管措施,履行职责。

第四条 县(区)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第五条 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及补偿、搬迁基本信息采集、汇总、申报负有监管责任,并协助财政部门管理专项资金,负责向财政部门提供工程进度、结算、决算等资料。

第六条 需要使用专项资金的申报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得以虚报、冒领、伪造等骗取专项资金。

第七条 县(区)人民政府对专项资金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县(区)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根据采煤企业的补偿协议、村庄搬迁和生态治理等情况,每季度末将项目进展及资金使用等情况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和市财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 项目所在地政府应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第九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项目建设单位以村庄搬迁和生态治理等项目设置项目台账,并按建设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县(区)财政部门设立采煤沉陷区治理专户,专项管理沉陷区治理专项资金。账户由财政部门管理,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县(区)人民政府审批后,由财政部门按审批意见及工程进度拨付项目资金。

(二)专项资金中,凡涉及发放到个人的,应当由村组拟定发放名单,经村委会审核、张榜公示无异议,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县(区)财政部门实行“一卡通”发放。

(三)专项资金中,涉及基本建设投资的,应当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并按项目实行专账核算管理。

第十条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未经批准,不得变更项目内容或者调整预算。确需变更项目内容或者调整预算的,应当按照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及时编制工程竣工结算,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经审计后上报县(区)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按规定形成国有资产的,应当及时办理决算验收,进行产权、财产物资移交,办理登记入账手续,并按规定纳入单位资产管理。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在执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收回或追回已取得的专项资金,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专项资金设立的目标失去意义或者需要完成的待定任务已不存在;

(二)专项资金的绩效达不到主要预期目标;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存在违法违纪问题,情节严重或者经整改无效。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